根据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机器人和无人机支出指南》,2020年花费在机器人系统和无人机领域的总支出将会达到1287亿美元,比2019年同比增长17.1%。而到2023年,该领域的支出将达到241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 CAGR)为19.8%。
IDC预估,总支出的大部分(60%)都是用来购买硬件,其中包括机器人系统、机器人维修零件以及系统硬件。尽管硬件占据了较大的支出部分,但是服务支出可能是增长最快的部门,与软件(21.2%CAGR)和硬件(15.5%CAGR)相比,复合年增长率为21.3%。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前主席乔杰玛说:“就年销量和经营存量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他说:“这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其他市场从未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过如此强劲的增长。”
金融界认为,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4369台,同比增长1.7%,2019年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6080台,同比增长4.3%,在经历了13个月负增长之后连续两月增速转正。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2017-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增速可达30%以上,到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售量超过27万台。
按照地域进行划分,中国将成为无人机和机器人系统支出最大的地区,预估在2020年的总支出将会达到469亿美元。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和中国)排名第二位,支出费用为251亿美元,其次是美国( 175亿美元)和西欧(144亿美元)。
当专门研究无人机时,到2020年,消费者支出估计将达到65亿美元,占整个预测的全球总支出的40%。工业上的无人机支出将由公用事业(19亿美元),建筑(14亿美元)以及离散制造业和资源行业(12亿美元)主导。按照地域进行划分,美国将成为2020年无人机支出最大的地区,将接近57亿美元。
除开消费领域,军事也使得无人机得到飞速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使用无人机进行的军事打击持续不断。低代价、高收益让无人机群富有潜力,有可能成为未来战争中的主战力量。
随着5G通讯,集成芯片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自主反应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美空军测试联队的新兴技术联合试验队一直致力于飞行器自主控制软件的设计,计划为飞行器开发自主功能,使无人机在复杂的情况下能自动调节以适应环境。俄罗斯最新开发的S-70猎人无人机能够根据目标情况,自主设定作战方式、选择航线规划、自动目标识别。出于“集群控制”的协同作战理念,“蜂群”战术中无需“蜂王”的单一指挥,只依靠一个共享的分布式大脑进行决策,并像大自然中的蜂群一样可以适应彼此。
同时,无人机的自主性还体现它的自主学习能力,其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而获得的规划能力与决策能力,能够比传统无人机更快更有效地处理突发情况。群起攻之,无人机堪称新时代空中狼群。无人机的集群性核心在于集群智能。以智能化无人控制技术和网络信息系统为支撑,通过海量无人机共同创造的庞大数据链与共享中心。包括目标位置、空域敌情等信息,在实战中都能被及时的共享,使无人机群能够对目标发动精准而致命的打击。
战场之上,通过数量优势对目标形成非对称式的突然袭击,会让目标迅速瘫痪。同时,集群模式也使无人机能够分组协调作战,共同出击完成多项任务。在近日一次土耳其对叙利亚的袭击中,土耳其使用了无人机蜂群作战,对叙利亚众多目标发动了空袭。由于叙利亚一方没有野战伴随防空武器,对于无人机的电磁干扰缺乏手段,使得叙政府军在袭击中十分被动。
在军事上,日益增强的地面防空火力,使得对无人机的隐蔽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许多先进的隐身技术被应用到无人机身上,如俄罗斯的“手榴弹”系列战术无人机,其使用凯夫拉纤维制成,同时表面涂有的一层环氧树脂,使它不会被雷达发现。而在欧洲一款新发布的隐身无人机上,新型吸波材料、最小表面间隙加工等技术得到了采用。无人机外形酷似菱形,并且取消了一切控制舵面,这些设计都是为了加强其隐蔽性,以便在实战中,其能够在敌方地面火力的威胁下完成作战任务。
上世纪中期,作为为打赢一场高强度大战而推出的冷战武器,无人机成为了苏联大力研制并生产的“宠儿”。第一续航能力强并能以2.5马赫在两万米高空飞行的图-123“鹰”无人机一度成为震慑美的重器。车臣战争中,俄实验“蜜蜂”-1T无人机作为空中预警指挥机,协助俄雅克130规避敌方地面防空火力。苏联解体后,受到经济下滑的影响,俄罗斯在无人机领域长期处于萎靡状态。在之后的几次局部战争中,俄方并没有发掘出无人机的作战潜能,因而逐渐对无人机的发展失去了兴趣。
5月9日的胜利日红场阅兵式中,俄军方亮相了一大批新式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海盗”察打一体无人机和“角鲨”无人直升机,这两款新型无人机虽尚未正式列装部队,但外界一直对其保持着较高的兴趣。在叙利亚内战中,俄方无人机多次完成营救人员、空中监视侦查、电子压制等重要任务,让俄罗斯对于无人机发展,再次燃起熊熊烈火,投入大量资金,以求迎头赶上。
俄方备受关注的“猎人”无人机最近亮相频频,在不久前与苏-57战机进行的“互动”中,体现了其功能多样,性能优越。“猎人”不同于“全球鹰”这种单平台无人机,“猎人”无人机采用多机协同配合,让其成为战斗机更强大的“眼睛”和“耳朵”。更令世人惊叹的是其作为“空中利剑”的角色。“猎人”-B能够深入防区打击目标,另外,其AI技术更让它迅速做出有力或不利形势的准确判断。由此观之,俄罗斯无人机可谓厚积薄发,在如此激烈的军事竞争仍能崭露头角,让世人耳目一新。
为了保持自生的军事优势,超级大国自然不会对未来空战趋势置若罔闻。早在二十一世纪伊始,美便已敏感地预测未来空战将以无人机为主导。“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捕食者”无人机,各路神器在一系列局部战争中都体现出其优异的作战能力。前日,俄媒传出美“全球鹰”无人机“窥探”俄边境,其表现出的全天候全球侦查能力,让其他国家的无人机都难以望其项背。相较于俄侧重于无人机多功能化,美更注重发展无人机的针对性,以及多种无人机联合作战。因此,美空军计划建设美新型无人机作战机群,此举将为美军带来在无人机领域的先发优势,使得这一未来主力更加受到世人的关注。
追求极致,美欲打造未来空战新主力。由于“全球鹰”等无人机高昂的造价成本,美军方近年来一直积极研发新型廉价无人机。以“女武神”为代表的“廉价版”无人战机,将成为“忠诚僚机”计划中的组成部分,会成倍提升现役有人战机的战斗力。未来这些伴随有人战机作战的无人战机可作为空战或对地打击的“马前卒”,甚至为有人战机充当“诱饵”牺牲自己。如此精密的算盘,让美在无人机领域依然处于世界尖端。
无人领域,战争规则悄然改写。作为集群技术与无人技术的结合体,无人机群旨在利用集群效应进行侦查和电子战,甚至是未来的混合战争。一个完整的无人作战集群,将来有可能“包揽”从排雷排爆、侦察监视、警戒搜索到物资运输、协同攻防、自主作战等多个任务,必将发挥出巨大的作战能力。
可以看到,无论在消费领域还是军事领域,无人机的市场空间都还很大,无人机相关研究都需要跟上,我国才能在未来获得更多的空中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