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和全球市场经济动能减弱的双重裹挟下,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挑战。
但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快,传统制造业正面临全面深刻的数字化转型。这其中,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对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供实现途径,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对于许多传统制造企业而言,虽然看见了工业互联网的浪潮,想踏浪而行却并非易事。从2018年工业互联网全面实施以来,针对不同行业应用的个性化、制造业场景的碎片化和工业know-how的模块化一直是阻挡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三大“门槛”。目前来看,工业互联网比较成熟的应用场景如生产制造过程优化、供应链管理、预测性维护等都具有较高的行业属性,企业在应用中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实施路径。同时,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多元但零散,工业know-how难以沉淀成相对成熟的“杀手级”应用,难以通过统一的方式满足不同客户的独特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华为凭借自身专注于ICT领域三十余年的实践经验,携手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了覆盖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边缘计算、以5G为代表的数据传输网络、华为云服务、AI行业智能的全价值链闭环。通过“行业+生态”的部署模式,华为以不同行业数字化业务场景创新为目标,不断深耕行业、聚焦场景,更加务实地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落地。在2020年11月6日举办的“懂行大会2020-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分论坛”上,华为和合作伙伴一起分享了在汽车、矿山、烟草等行业的数字化创新与工业互联网实践,同行业专家一起探讨了如何利用工业互联网、5G、AI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发展带来新动能。
1、工业互联网应用迈入“深水区”
伴随着新基建的推动,制造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整体的发展也进入加速阶段。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从2.35万亿增长至3.41万亿,CAGR达到20.46%,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7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将升高至3.63%,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但也要看到,由于国内工业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应用场景分布差异较大,使得部分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价值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正所谓“隔行如隔山”,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很难找到普适性的发展模式,使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繁杂多样、壁垒鲜明。
例如在工程机械和制造车间不同场景中,工业互联网的部署模式和数据采集方式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工程机械的具体应用主要在于设备定位(室外和室内定位)、远程监控、开机率大数据分析、设备履历管理、备品备件管理、服务资源调度和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等。而针对生产制造车间,重点放在了对生产绩效、能耗、质量、设备、温湿度和物料配送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工艺优化、节能降耗、提升产能、防范安全事故、避免非计划性停机等。
众所周知,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互联互通,但国内的许多制造企业受限于自身信息化水平,现场数据的采集、设备的互联互通依旧是一道没有迈过去的坎。在制造业生产环境中,各种复杂的、不同协议类型的数据对采集、传输、处理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更加开放的生态支撑。
另一方面,平台作为工业操作系统,需要将工业知识软件化、模型化,才能基于平台进行再开发和深层次的应用。随着我国工业发展多年,在老师傅“传帮带”的模式下,各个行业都积累了大量的工业知识,如何将这些口口相传的工业know-how模块化,成为了当前工业互联网模型建立和积累的重点工作。
因此,在帮助制造企业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华为始终坚持“从行业中来,到行业中去”的原则,与一大批懂得所在行业know-how的专家,也就是“懂行人”共同做深做透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以“懂行”的价值循环,创造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2、“懂行”的背后是华为自身不断实践与行业深耕
华为作为一家制造企业,自身也在不断的工业互联网建设过程中总结实践规律,持续在研发、销售、供应、交付等业务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数字化探索。从IT技术和行业应用结合的角度,华为首先是脚踏实地的深入到制造场景中,将自身积累的成功实践进行复制。
在打通工业互联网的数据传输裂谷,实现互联互通方面,华为专注于ICT领域三十多年,联接技术一直是华为的强项。在全球角力5G技术过程中,华为已经占据领导者地位。通过联合运营商和行业合作伙伴,华为提供包含差异化的行业专网解决方案,如5G、NB-IoT、TSN、工业PON,满足便捷接入、高效可靠、专网保障等差异化行业客户需求。针对工业园区、生产车间、智慧工厂等场景,提供网络加计算的融合解决方案。
在解决工业场景碎片化问题上,华为针对场景中的难点问题与合作伙伴联合创新,以客户实际业务出发,基于企业架构方法,读懂业务数据,从数据架构支撑业务应用,进而真正解决实际各场景中出现的问题。这种合作方式使华为与应用ISV们更加紧密的联合,能够更快、更好、更智能地打造方案,从验证走向使能。
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华为通过“价值发现、创新使能、持续运营”构成企业价值跃迁闭环。从制造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目标的顶层设计开始,华为便参与其中,与合作伙伴一同解析出企业业务场景需求,坚持“云优先”,以应用使能平台、数据使能平台、AI使能平台三大平台赋能应用创新,持续优化适配方案。在华为看来,解决方案的打造只是第一步,持续的运营创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中正变得越发重要。
3、多场景落地,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最佳实践
对于华为而言,工业互联网是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华为深耕行业的重要抓手。通过与“懂行”的合作伙伴一起在工业互联网应用上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华为各个行业的应用场景逐渐丰富起来,随之涌现了一批批最佳实践。
在煤炭矿山领域,华为在多年服务煤炭行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矿山领域的核心业务和生产系统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华为聚焦矿山的核心业务和生产场景,通过引入5G、云、AI等数字技术,打造了“3个1+N+5”(矿山一张网、一朵云、一平台,N个应用,5个中心)的创新架构,并携手合作伙伴推出了智能矿山联合解决方案。例如山西焦煤庞庞塔矿采用华为5G、LTE、WiFi6等技术实现井下全域无线覆盖,构建井下一张网,在一张网基础上实现“一云、一平台”来支撑矿山各类业务系统。
在汽车市场,华为打造了汽车仿真、数字化营销、车联网、自动驾驶、智慧出行和车路协同等解决方案,帮助东风本田、广汽三菱、福田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江淮汽车等建立车联网平台,打通核心运营系统与工厂、上下游伙伴和客户的连接,整合生产、销售、售后、物流、质量等全价值链数据。以车辆维修业务为例,华为为近90万福田车主提供安全出行服务,支持车辆故障地址、环境、故障位置、救援路径等数据快速准确传回,救援过程全程可视,让出行更放心、更安全。
在烟草行业,华为积极响应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支撑服务和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携手合作伙伴以一个个应用场景切入,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及机器视觉的方式,在制丝环节自动筛查烟丝中的杂物,提升卷烟产品的纯净度;以及在卷接包流水线上进一步优化对于包装存在缺陷的产品的识别率和误判率,在保障产品包装质量的同时降低人工操作的复杂度,提升管理的透明度。
当然,上述只是华为赋能制造业的冰山一角,面对加速到来的数字世界和激烈变化的市场环境,华为抱着对制造业的敬畏之心,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落地。在工业原材料领域,华为完成了华新水泥数据中心、IaaS以及ERP、CRM等核心业务系统的无缝上云,不仅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还降低了成本,使其每年的运维成本节约30%以上,仅机房相关设备维护和用电费用每年节约近300万;在化纤纺织行业,华为帮助三联虹普提升纤维质检效率,用AI对丝饼的条干、染色性等物性指标进行预测,有效提升下游需求匹配率28.5%,提升检测效率80%以上;在钢铁冶金行业,华为帮助河钢集团多个供应链应用打造专属云平台,两地三中心的备份容灾方式在提升河钢核心系统业务稳定性的同时,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性和数据安全性……
4、携手合作伙伴,共建“懂行”价值共同体
中国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的工业企业,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而每类工业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业know-how。目前全球还没有一家公司、也不可能有哪家公司可以独立提供,覆盖各工业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解方案,唯有开放合作、分工配合,才能够满足工业企业需求,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对于华为而言,更希望成为各个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平台”,以ICT技术构建数字化基础平台,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出面向行业的平台、聚焦场景的应用。对此,华为采取三步走策略:首先找出有价值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其次以实现价值为切入点与客户创新孵化出解决方案;最后将IT与OT融合而成的完整解决方案面向全行业推广。
由此也可以看出,合作伙伴在华为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接下来,华为将着重发展规划与咨询伙伴、能力型伙伴(SP)和ISV伙伴,共同打造“华为+N”伙伴战队,应战制造智变。
小结
随着国家“新基建”政策以及各种扶持政策的出台,一定会为当前经济增长和制造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同时,本次疫情也会倒逼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利用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更深入的数字化转型而获得未来竞争优势。面对“新基建”带来的工业互联网战略发展机遇,华为将基于对客户的深刻理解,采取开放、合作、共赢的策略,致力于和行业伙伴在全国各地开展工业互联网实践,共同服务各类制造企业,为工业互联网落地做出扎实的贡献。